党建工作

廉政建设
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党建工作 -> 廉政建设 -> 正文

持续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基层延伸

发布者: 发布时间:2025-10-10 浏览次数:

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指出,要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。李希同志日前在山东调研时强调,要持续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基层延伸,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让乡亲们有更多获得感。“向基层延伸”,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体现出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,为新征程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、以正风反腐新成效取信于民指明了方向和路径。

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。我们党强力反腐,纠“四风”树新风,就是为了赢得党心民心。基层是全面从严治党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也是容易产生堵点的“一公里”。基层腐败和不正之风离群众最近,直接影响民生福祉,动摇人民群众对党的信心和信任。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基层延伸,既是老百姓期盼的实事,也是关系党的执政根基的大事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从重拳惩治“蝇贪蚁腐”,到持续推动“打伞破网”,从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,到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,从严查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,到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,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站稳人民立场,以一严到底的果决回应基层关切、破除顽瘴痼疾,让广大群众感受到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、公平正义就在身边。同时应当看到,向基层延伸不可能一蹴而就,困扰群众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存量尚未清除、增量还在持续发生,基层监督执纪执法仍面临基础薄弱、质效不高等难题。只有始终高度重视、用心用情用力,推动基层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,才能进一步筑牢党的长期执政根基。

拧紧责任链条,督促压力传导责任落地。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基层延伸,关键是健全全链条责任体系,督促责任主体各司其职、各负其责。要牵住主体责任“牛鼻子”,推动各级党委特别是市县党委扛牢主责、有力领导,压实“一把手”第一责任人责任、班子成员“一岗双责”,专题研究、定期调度,把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紧抓到底。切实履行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责任,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,紧扣堵点、难点,跟进监督、全程监督、精准监督,抓好线索处置,强力推进办案,狠抓纠风治乱。压实职能部门监管责任,督促做好本系统本领域专项整治和民生实事,让多部门、跨层级同题共答、形成合力,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、事事有着落。

织密监督网络,激活基层监督“神经末梢”。基层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加强基层监督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举措。只有坚持关口前移、监督下沉,促进基层监督力量整合、程序契合、工作融合,才能真正看住人、管住权。要深化基层监督体制机制改革,优化基层纪检监察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,统筹用好县乡监督力量,不断增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监督“硬本领”。创新监督方式方法,灵活运用交叉监督、联动监督、提级监督等方式,打破地域界限,破解“熟人社会”监督难题。为监督插上科技“翅膀”,充分发挥“大数据+监督”作用,让大数据成为前置预警、主动监督的“探照灯”,进一步提升基层监督的穿透力和精准度。

深化系统整治,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。对纪检监察机关而言,群众急难愁盼有哪些,监督执纪执法的着力点就在哪。“蝇贪蚁腐”发生在基层一线,给群众带来切肤之痛,老百姓对此深恶痛绝。要保持高压态势,坚持以案开道,运用领导包案、直办督办、交叉办案等方式,持续发力惩治“蝇贪蚁腐”,坚决斩断伸向群众利益的“黑手”。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在哪里,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。要深化运用群众点题机制,选取“小切口”开展集中整治,针对多发性、系统性、同质性问题,推动完善制度、堵塞漏洞,规范小微权力运行,把群众的“问题清单”转化为“满意清单”。上面千条线,下面一根针。基层工作复杂繁重,如果干部被形式主义捆住手脚,为民办实事的效果必然打折扣。要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,让基层干部腾出更多时间精力,深入群众中间,回应群众诉求,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